第138章 不同意内阁对郑芝龙的处置提议 (第2/3页)
朱由检问陈仁锡: “如今贵州对付安邦彦叛军,一年军饷多少?” 陈仁锡说道: “一年所费,也就相当于辽饷一月。” 朱由检盘算了一下,关宁军饷现在一年四百八十万两,一个月那就是四十万两。 现在贵州一年军饷,也就是四十万两左右。 实际历史上,安邦彦是在崇祯二年被明军击溃斩杀。 从官员事后的奏报来看,也并非是大举调兵,合力会剿的结果。 安邦彦纠集号称十万的军队,来攻永宁,结果被明军一万三千人击溃。 按御史毛羽健的说法,“不费调兵,不烦征饷,不俟期会,一战成功”。 叛军主要首脑安邦彦、慕德、奢崇明、阿思落易或斩或擒。 由此可见,安邦彦虽然动辄号称十万大军,实则水分极大,吓唬人用的。 其现在真实境况不过是被明军堵在穷山沟里,再不能攻破据点,打破封锁,明军不打他,他都要熬不下去。 对付这种本已穷途末路的土司叛贼,完全不必大动干戈,以逸待劳就可。 于是说道: “给朱燮元批复,督促各处军兵,守住要害城镇即可。这安逆走投无路,不足为虑。至于贵州军费可以加倍,提升到八十万两,改善各处守军待遇。” 陈仁锡等人遵命。 另外陈仁锡、徐光启奏报。 在朱由检出巡期间,他们已经让蓟辽督师王之臣把宁远、锦州军主力撤回蓟镇到山海关一线。 全力加强蓟镇至山海关沿线的防守。 仅在锦州保留一千士兵,在宁远保留两千人 平时以此为据点,游兵侦测西鞑和后金动静。 若是后金大兵来犯,则及时撤退。 保持灵活机动。 这样避免被后金围城打援,白白把力量消耗在无用之地,丧失主动权。 对于后金是否会占据锦州、宁远则根本不必担心。 若是后金有这心思,当初也不可能攻下广宁,却又毁城撤出。 后金当初是怕驻守广宁导致兵力分散,老巢空虚,被毛文龙乘虚而入,也担心后勤补给难以维持。 连距离后金更近的广宁,他们都无意占领,更别说锦州和宁远了。 对后金来说,现在这些问题依旧存在。而且明方大力支援东江之后,后金更不敢分兵占城。 朱由检对内阁的安排表示完全赞同。 内阁汇报的下一个议题是郑芝龙。 说是郑芝龙虽然投降,但对其忠诚还是不能完全保证。 原先隶属郑芝龙集团的一些海盗,例如周三老在浙江沿海抢劫。 朱由检对郑芝龙还是比较了解的。 郑芝龙万历三十二年生(1604年),现在应该是二十四岁。 少年时去澳门投奔母舅黄程,学会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。 后来追随大海商兼大海盗李旦做事,在日本和台湾之间来往。 并且在日本平户岛娶了日华混血的田川氏为妻。 天启四年到天启五年间,在台湾,给荷兰东印度公司充当翻译。 李旦死后,郑芝龙继承李旦在台湾的基业,崛起成为实力雄厚的海盗之一。 从天启六年开始,郑芝龙带领船队从台湾出发袭击福建、广东沿海。 并且乘福建发生旱灾饥荒,招募大量灾民,扩充实力。 和其他海盗不同,郑芝龙的海盗军队并不肆意烧杀,甚至对抓获的明军败将,也不杀害。 从一开始他的策略其实就是通过袭击沿海,彰显自身实力的方式,引起明朝对他的重视。 而崇祯元年,也即是今年七月,郑芝龙终于接受招抚了,被授予福建抚夷守备。 当然郑芝龙接受招抚的目的,其实也是为了借助明朝官方的声势,进一步扩大自己实力,消灭与他竞争的其他海盗,比如李魁奇、杨禄、杨策、钟斌、刘香。 李魁奇、钟斌之类也接受明朝招抚,但因为郑芝龙排挤,降而复叛。 被郑芝龙打着明朝官方的旗号,一一消灭。 其后郑芝龙又在崇祯六年金门料罗湾海战中大败荷兰舰队。 两年后又彻底消灭刘香集团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