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皇家的好圣孙_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2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!随时会关闭!请到→→→点击这里

   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23节 (第1/2页)

    关内

    下邺乡,彻林里。

    此地和邺下只不过颠倒了一个顺序,不过距离却相差甚远。

    下邺是关内一乡,此地临华山之天险,原来此地是一处军所,后来因为天下一统,军所位置转移至往东一百多里之外,此地新迁民户,又成一乡。

    这也跟始皇帝平定天下以后无地可封有一定的关系。

    秦朝的军功爵赏罚严明,有功赏,有过罚。

    平定天下的过程中,秦人受功者比比皆是。

    而往前至商鞅变法时期,秦国就开始实行军功爵制度,直至平定天下,有功之士不知凡几,故而秦国本土之地,封到最后几乎已经封无可封。

    始皇帝虽然享受了先人遗泽,同时也得到了前人留下的沉重的包袱。

    始皇帝在分田的时候只能想法设法化解矛盾。

    关中没有好地了,但是还有一些荒地,还有山地,洼地,凑合凑合也能封赏。

    关外新征服的六国之地大把,也可以封赏。

    下邺乡就是这种情况,此地军所废弃之后,连这般山地也拿出来封赏士卒。

    没办法,关内剩的地是真的不多,只能挤,愿意去关外的老秦人始皇帝还是很大方的。去的地方越偏远,给的田地奴仆钱财越多。

    而且当地良田也是优先分给老秦人,连带着无爵无功的老秦人也被始皇帝强行迁移出去一大批。

    总之是想尽一切办法把老秦人撒出去。

    下邺乡彻林里这一批,便是伐楚老卒。

    先后经历了两次伐楚战役。

    一次是李信伐楚,一次是王翦伐楚。

    他们只是伐楚士卒微不足道的几个。

    后来因功于下邺乡受田。

    可以说整个彻林里都是有功之士。

    小的有公士,大的有不更……

    整个彻林里一共三十七户,一百二十多人。

    人口不是很多,盖因为此地不好耕种,虽然授田不少,但是能够长粮食的地方不多,压根养活不了太多人。

    此地一些便于耕耘的地方皆被开垦为田地,种不了粮食也稀疏的种的有蔬菜大豆。

    年轻人在田间耕地,上了年纪的老卒有的坐在门槛上,有的带着刚刚出生的幼童,偶见稚童在地头玩耍,虽然人口不多,却颇像一处世外桃源。

    眼下,一道嘹亮的声音于村口响了起来,打破了这份宁静。

    却见一个骑马的英气青年,在村口大声呼喊。

    “大父!我方才听县尉说,徐福出海的船队回来了!”

    一个抱着一捆大豆的老卒忽然身子一顿,大豆杆子洒落一地。

    少年翻身下马捡起来爷爷掉在地上的豆杆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我听县尉说,月前,船队于琅琊归来,有的陛下已经发落原籍,有的被带至蓝田大营!”

    “大兄会不会就在其中!”

    第三十一章 长兄如父!

    老者僵硬身子,脸上神情极为复杂。

    “你可有向县尉打听?”季常开口问自己孙子季成。

    “县尉说,记得清户籍者在琅琊都已经重制验传发落原籍,记不清户籍的就被送到蓝田大营,落户咸阳。我问县尉,县尉也只说,兄可能就在蓝田大营之中。”季成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赵泗出海于琅琊归来是一件不小的事情,毕竟当年徐福出海寻仙声势浩大。

    而且二十多艘海船也遮掩不得。

    徐福出海本就带有特殊使命,私底下知道这件事的也都传的沸沸扬扬。

    具体赵泗献上了什么东西没人知道,被带到蓝田大营也没人知道。海外发生了什么,目前也是一无所知。

    却偏偏是因为如此,船队归来之事才暗中流传开来。

    现在毕竟是古代,消息传播速度比较慢,因为时间不长的原因,没有来得及传播开来,故而还没有掀起什么大的舆论。

    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只是知道徐福出海的船队回来了。

    始皇帝并没有过多遮掩,故而赵泗一行人的行踪本地县尉也能够略知一二。

    “兄出海的时候年龄不大,海上漂泊许久,可能忘了籍贯所在。”季成开口劝慰自己的爷爷。

    实际上还有一个可能,那就是死在了海上。

   
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
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