横刀十六国 第559节 (第1/2页)
大梁也在他的治理下,日趋强盛。 “谢陛下厚爱,臣这段时日的确有些劳累”王猛也没推辞。 李跃心中,这年头想做什么事,没有皇权推动,很难贯彻下去,百姓吃饭问题都没完全解决,自然不可能拿自家土地种棉花。 历史上也是洪武大帝强令百姓种植棉花,才推广开来。 李跃来到库房取出一朵棉花。 比后世略小,色泽也没后世那么洁白,还有大量虫蛀的痕迹。 不过从无到有的过程已经渡过,接下来就是逐步选育良种而已。 “大司农言此物浑身都是宝,棉花可纺织,御寒,棉籽可榨油,秸秆可作粗饲……”黄门侍郎周吉祥尖着嗓门道。 梁国延续魏晋的侍中制度,宦官群体被边缘化,成为真正的家奴。 李跃现在想的是如何将棉花纺成布。 不过这个问题用不着李跃操心,这时代既然能将蚕茧纺成丝绸,就能将这一团团棉花弄成棉布,太学天宫院就是为此而存在的。 李跃直接将棉花扔给天工院,“将此物纺成布料。” “此物似乎是木棉,纺出的广幅布不堪大用。”祭酒刘操之睁大一对老眼持怀疑态度。 秦汉时期岭南就有木棉,纤维较短,纺织效率低下,也不保暖,实用价值较低。 “怎么,你怀疑朕?”李跃不耐烦道。 “臣不敢不敢……”嘴上说着不敢,眼神却飘来飘去的。 “限期十天,纺出来,朕有重赏,纺不出布,罚半年俸禄,降职三级,尔等好自为之。”李跃没空跟他们啰嗦,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。 设立天宫院不是给他们养老的。 “臣领命!”刘操之赶紧拿着棉花去研究了。 第七百四十八章 棉衣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。 压力就是动力,没用到十天,天工院将织机稍稍改进一番,就织出了棉布。 工艺略显粗糙,原因还是在于棉花的质量。 李跃摸着这一块小小的棉布,心中百感交集,这一块小小的棉布,是华夏文明的一次大跃步。 还是那句老话,先解决有和无的问题,再徐徐改进就行。 华夏一向不缺聪明人。 “织机再改进一下,要让寻常百姓都能买的起用得上。”李跃指着偌大的脚踏纺织车道。 “这……种小事,还用天工院出手?”刘操之瞪大了眼。 李跃这才发现他的眼睛一大一小,眼珠凸出,不是故意瞪大的,不过配上他的丑脸,着实显得怪异,也难怪李跃第一印象不太好。 不过这厮有真本事,是工部前几年提拔上来的。 万人敌也经他改良过,但脾气不好,性格执拗,在天工院人缘极差。 李跃学他瞪大一边眼睛望着他,“这不是小事,而是华夏千秋万代的大事,最好不用人力,用水力,若是做成,你刘操之的大名将记在史册上!” 户部最新估算人口,南北一统后,大梁人口当在两千七百万左右。 按没人最少一件衣服算,就是两千七百万件! 一年有四季,北方秋冬春肯定不能只穿一件衣服。 这里面的经济利益比天还大。 再加上棉被、棉服,大梁的经济可以直接起飞了。 这还是只是中土的需求,西域、河中、高原、草原,乃至更西边的拜占庭、萨珊波斯等,都需要这玩意儿。 治国的背后逻辑就是经济,天地万物背后都有一套经济链条。 所以近代文明的崛起,都是从棉花纺织开始的,纺织业推动了工业革命。 不过工业文明需要巨大的资源基础,以及以亿为单位的人口市场,以现在的大梁而言,难以实现。 但给大梁国力来一次飞跃,绝对够了。 “对了,你可以将棉花制成棉絮,然后填充进衣服里面,制成棉衣、棉被,以作御寒之用。”李跃抖了抖棉布,仿佛看到一个辉煌盛世在向自己招手。 “此物能御寒?”刘操之睁着左边的大眼道。 李跃眉头一皱,这厮不该叫刘操之,该叫刘操蛋,“你是不是对朕有什么意见?专门鸡蛋里面挑骨头?朕让你做,你照做就是了,少来啰嗦。” “不……不敢……”刘操之拱手一礼,一溜烟的跑了。 棉衣制作比织机更简单,一天半功夫,东西就出来了。 只是样式实在丑的不堪入目,一看就是仓促弄出来的,丑就算了,还一边袖子长,一边袖子短。 李跃都怀疑是刘操之故意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