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3章 再得传承 (第1/2页)
回到平城县城中的日子,很是枯燥。 丘志清现在正处于蜕变疗伤状态,原本还想着,入世修行,尽量少动用法力,这下好了,简直就是如他所愿! 平城的夏收已然完成,总体比之往年,小麦的产量高了一成。 这是因为丘志清带来的粮种有限的原因。 粮种不需要重新培育,直接自家留种即可。 如此一来,乡民们看到官田的收成,再对比自己的收成,明年该种什么,不言而喻。 乡民们亦是对之前,自己对县令的不信任,感到羞愧。 不过羞愧归羞愧,再来一次,他们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! 在刚收完麦子之时,丘志清便指导乡民们,补种一些豆类植物,黄豆、绿豆,麦收后均是种植的好时节。 然而丘志清之前并未种过,他只种过小麦和枣树。 却是没有改良的种子给乡民们种植了。 随着羊毛纺织的兴起,郑岩主持下的平城,与草原的贸易亦是开始繁荣起来。 买他们的羊毛,纺织成布料,再卖给他们,中间的差价,便买些牛马,卖与内地。 虽然有雁门世家的封锁,不过平城东边便是幽州刺史部的代郡,在发现丘志清他们走了幽州刺史部的门路之后。 这些雁门世家发现,这果然不是二八开可以打发的,起码三七开! 然而他们连丘志清的面都没见着,就被郑岩给打发了,笑话,现在的上等羊毛纱,可是洛阳的贡品。 还需要看他们的脸色? 有了钱,丘志清自然想干点实事,办学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! 他还是比较认同荀子的那套理论,人之性也,善恶混,修其善则为善,修其恶则为恶! 人之初,本无善恶之分,全靠后天教育,让“善”成为普世价值,而后便是下一步: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 让人吃饱穿暖,才能让这个“善”的普世价值被更多的人遵守。 因为遵守这个普世价值,便是维持他们现有的生活,律法,只是最后手段! 这便是丘志清的理解中的荀子理论,所以荀子很喜欢劝学,丘志清也很喜欢教学。 笔墨纸砚没有,那便弄个简易的黑板与沙盘,粉笔还不好办么?石灰早就有了,捏成条或者块,随他喜欢。 于是丘志清白天教学,晚上便在田埂上,观察大豆的生长,便做对照组实验,用自己的阳神之力,催动斡旋造化,一点点的改变。 久而久之,竟然传出平城县令爱民如子,怕乡民们吃不饱,每日睡在田垄间,与作物为伍的谣言。 倒是在丘志清的名声,随着商队的传播,越来越广,什么良医贤臣之类的,不胜枚举。 之前雁门世家,给他泼的那点脏水,直接被热心群众洗白。 然而好景不长,熹平三年十月,这是丘志清来到这个世界第四年。 也是来平城当县令的第二年,虽然第一年只有两个月。 这是丘志清第一次当官,这才发现,原来当官和当道士真是大有不同,看着治下之民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