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六章 豆腐,换亲 (第1/2页)
进入到腊月后,农村最有年味的当属磨豆腐了。 各家各户将秋天收获的黄豆从坛坛罐罐里倒出来,还准备了一捆豆秸。 送到生产队一个空房子里,空房里已经支好了一口大锅,以便煮豆浆。 社员们泡好了的豆子,在仓库的磨盘上磨成细浆,再送到煮浆的房子里去,等待加工成白白嫩嫩的豆腐。 不过村里人多,大家都排着队,今天终于轮到他们知青了。 黄豆已经提前一晚上泡好了。 黄豆吸水后膨胀了一圈,轻轻用手一捏就捏开了,泡得刚刚好。 一般黄豆夏天泡四个小时,冬天泡一个晚上时间比较好,这样做出来的豆腐折头最高。 知青们把大豆捞出来,打包好带到仓库去。 路上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,就遇到了方婶。 看到顾如璋后就开口问她: “顾知青,你前天到底给骆平送什么了?那么一大早的就去送,你们是什么关系呀?” 好家伙,散播谣言还不够,还当面来问她了。 “没什么关系。” 顾如璋自然懒得搭理她,知青们也绕过方婶走了,没人搭理她说的话。 他们先到仓库把泡好的豆子放磨盘上,加入清水,磨成细浆。 石磨还挺有分量的,知青们交替着用力。 很快就有豆浆流了出来,下面用干净的木桶接住。 豆浆不用磨得很细,太细了会影响到豆腐的口感。 都磨成豆浆后,用“吊幅子”滤豆浆。 就是用一大幅白布吊在一个专用的架子上将细浆过滤,去了豆渣剩下生豆浆。 再将生豆浆放入大锅烧开。 这烧开的豆浆在锅里,不断冒着气泡,这里要控制好火候。 处理不好,一锅熟豆浆如山洪爆发一般逸出锅外。 杨建华不停地用大铜勺搅动着,他对做豆腐还是很有经验的,去年知青们的豆腐就是他来做的。 一边舀起一勺热浆,先高高提起,再慢慢浇下去,以此扬汤止沸。 掌握着时间、火候、温度,时不时关照“大火”“小火”“熄火”……到最后就是他的绝活——点卤了。 这可是做豆腐的关键。 盐卤的量他掌握得很准,他点的豆腐不老不嫩,可比一般的社员都强。 这是在家的时候他妈妈教他做的,家里每年都要做豆腐,熟悉后也就能掌握好分寸了。 豆腐做成功的时候,知青们都发出了喝彩声。 “杨建华不亏了班长呀!这手艺真是没得说。” “我还是第一次看人点豆腐了,原来是这样的。” “当班长的人就是不一样,咱要比我们强上一些的。” 豆腐做好后,大家不忘拍杨建华的马屁。 过滤出来的豆渣也拿回去做成了吃的,现在可是一点粮食都不能浪费的。 回去的路上,方婶子又冒了出来,她就是在这里堵顾如璋的,这两人一定有问题。 “顾知青,骆平身上穿的新衣服是你给他的不?没想到你这么关心他,你们俩关系很好吧。” 顾如璋听到这些话有些烦人,要排名,村里嘴巴最多的就是方婶了。 非常爱和别人闲聊,喜欢管别人的闲事。 “衣服是骆平给我们帮忙送给他的,方婶你怎么连别人穿什么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