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问学,问政 (第2/2页)
纸诏书! 朱棣为何这般利诱威胁? 为何惨遭拒绝后,气急败坏,诛人十族? 因为只要有气节的读书人,不承认朱棣的皇位正统,那他永远都来位不正,永远都是篡位的逆贼! 可能有后人喷他儒生迂腐,不识时务。 但正是有这样有气节的人存在,华夏民族方才能够自强不息。 这才是民族的脊梁! “晚辈朱英,见过方先生!” 朱英再次拱手行礼,神情肃然,无比端正。 “不错,尊师重道,知礼仪!” 方孝孺点头,随后继续开口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” 方孝孺目露精光,盯着朱英,微微一笑。 朱英正色:“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 此乃读书人的入道之门,积德之基。 观朱英礼仪,正好映照此言,方孝孺十分满意。 他点了点头道: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 朱英还其道:“心有猛虎,细嗅蔷薇,登山凌云,不忘初心。” 轰! 方孝孺猛地抬头,怔怔的盯着的朱英,眼中的震惊和欣赏,完全不加掩饰! “心有猛虎,细嗅蔷薇,登山凌云,不忘初心。” 他一边不停的重复,一边不断的点头,似乎是回味无穷。 有猛虎之刚强,有蔷薇之细柔,登泰山而小天下,心有大志向,意志坚定,不忘初心…… “好!好!好!” 方孝孺饱读诗书,而且极有傲骨,但面对朱英的回答,还是止不住的惊叹连连。 这四句话,真的可谓是字字值千金,更是字字有千斤之重,落在方孝孺的心里,仿佛瞬间就刻在了他的骨子里。 “吾辈读书人,当以此为戒,当以此为座右铭也!” 方孝孺投来赞赏的目光。 思索片刻后,他又继续道:“建国以来,我大明帝国便开始死刑禁海国策,片板不得入海,小兄弟,你认为这是为何?” 禁海国策! 思索片刻,朱英略最终还是沉默下来。 这时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制定的国策。 在此之后,就成为大明王朝的的祖制,任何一位后继之君,都不敢废除! 就因为此事,大明终其一朝,闭关锁国。 虽然有朱棣这等猛人,刻意淡化朱元璋的这一国策,让郑和七下西洋,但也始终不敢废除,怕担下不孝的罪名。 七下西洋,也终究不过是昙花一现。 方孝孺淡淡一笑道:“没关系,这是当朝的国策政务,小兄弟年纪尚小,又不曾接触过朝廷大事,不知其中原因,确实也情有可原。” 这孩子十年漂泊,一直生长在民间,不了解国家大事,这很正常。 方孝孺没有料到的是,就在这时,朱英叹了口气道:“不是我答不上来,只是像我这样的小民,贸然议论朝廷政策,恐怕会招致祸患的。” “小兄弟但说无妨,议论朝政之事,我以名节保证!” 方孝孺拍着胸脯道:“此事出你口,入我耳,我绝不会在外多说一言,只当是探讨学问见识。” 读书人以名节为誓,比命更贵! 而且方孝孺的名节,在华夏历史上,那可是千古无出其二! 略微思索,朱英方才缓缓道来。 “禁海之策,事出有因。” “洪武大帝击败元庭,横扫天下枭雄,建立大明王朝,这是历史背景。” “然而,陈友谅,张士诚等许多残余势力却未能完全剿灭。” “这些人逃到海外,屯于孤岛,仍旧贼心不死,一面走私内地,一面勾结海寇,意欲东山再起,卷土重来。” “因此皇上才下令禁海!” “如此一来,时间一长,这些贼子自然不攻自破。” “说实话,就现在来看,此项国策,取得的成果不可谓不大。” 朱英娓娓道来,方孝孺先是不断点头。 然而见朱英欲言又止,方孝孺又忍不住眉头微皱。 看这样子,似乎还有下文? 而且,似乎还是转折? 难道他对皇帝陛下的这一禁海国策,有异议?打呀打的大明:摊牌了,你爷爷我是朱元璋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