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7章 位极人臣 (第2/2页)
得上是忍辱负重,为国除贼。 那么执掌朝纲以后,迅速变得居功自傲,就连蔡邕这等大贤,亦是毫不留情的诛杀,由此可见其心性。 董卓死后,王允当即录尚书事,总领朝政,权势不下往日之董卓。 根据《后汉书》记载:卓既歼灭,自谓无复患难,及在际会,每乏温润之色,杖正持重,不循权宜之计,是以群下不甚附之。 也就是说,王允用计杀掉董卓以后,就觉得连董卓都能弄死,再也没有什么能难住自己,就不像以前那样小心谨慎,与众人和颜悦色商议,反而觉得自己高高在上。 时间长了,是以群下不甚附之。 得志便猖狂,王允就是其中翘楚。 由此也可以看出,哪怕李傕、郭汜后来没有攻破长安,王允也已经失去了人心。 再看看王允得势以后,如何对待功臣吕布吧。 根据《后汉书》记载:允初议赦卓部曲,吕布亦数劝之。既而疑曰;“此辈无罪,从其主耳。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,适足使其自疑,非所以安之之道也。”吕布又欲以卓财物班赐公卿、将校,允又不从。而素轻布,以剑客遇之。布亦负有功劳,多自夸伐,既失意望,渐不相平。 连吕布这种武夫都知道,应该赦免董卓部曲,王允却刚愎自用,不纳谏言,最终逼得李傕、郭汜等人起兵,攻陷长安,可谓是自食恶果。 吕布自己也是贪图名利之人,尚且知道将财物赐给公卿、将校,收买人心,王允反而吝啬不肯赏赐,如此谁又肯效死力? 像吕布这等骄傲的武将,帮助王允杀掉义父董卓,王允得势以后,反而以剑客待之,可见其短视。 或许王允从心底,就瞧不起吕布。 董卓在世时,对王允十分器重,不仅令其担任司徒职位,还封其为温侯。 王允除掉董卓以后,就想着和董卓撇清关系,董卓册封的温侯这个爵位,自然不能要。 王允自己尚且知道,要与董卓撇清关系,更何况曾经身为董卓义子的吕布? 吕布虽然杀掉董卓,却也可能感到心虚,自然不愿意再想起董卓。 王允却是将董卓赐给自己的温侯职位,转手就封给吕布,这个杀掉自己义父之人。 如此行为,不是封赏,反而是在刻意羞辱。 由此也能看出,王允兵败身死,绝非偶然,乃是必然发生的事情。 纵然李傕、郭汜没有攻入长安,王允不死于公卿之手,也会死于吕布之手。 所谓刚直不阿的忠臣,不过只是笑话罢了。 若王允没有那么快败亡,或许最终也会惹得天怒人怨,身败名裂。 关羽知道王允秉性,晓得对方不似卢植、皇甫嵩等人,真正心系天下,才会杀得如此果决。 朝臣既不继续出言反对,刘协登基再无障碍,择良辰吉时,祭告天地,登基为帝。 刘协登基,废除刘辩所改年号,改年号为初平元年。 关羽因讨贼有功,被封为大将军,领太尉职位,录尚书事,总领朝纲。 关羽麾下文臣武将,亦是皆有封赏。半城流烟的汉末武圣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