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浒真说_第五百三十章 蔡京罢相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!随时会关闭!请到→→→点击这里

   第五百三十章 蔡京罢相 (第1/2页)

    现在天下各处都有烽烟。

    齐鲁有陆阳,河东有田虎,荆湖有王庆,江南有方腊。

    西北还有老对手西夏。

    战争发生之处,必会使当地民不聊生,十室九空。

    大宋兵马就算能重振雄风,一口气把五路敌手全部剿灭。

    国力也会受到重创。

    他赵佶的身后名,就算没有靖康之耻,也已经烂了。

    此等大劫,不亚于李唐安史之乱。

    而现在离东京最近的陆阳便是赵佶的头号眼中钉。

    西夏虽强,不过其远在河套,离东京千里之遥,中间有许多坚城险关可以据守。

    西军最近征伐西夏也是连战连捷。

    陆阳却不一样。

    他所在的山东与中原紧紧相连。

    更别说现在应天府已经落到了齐国手中,六万兵马驻扎应天府,只要急行军,三天之内就能开到东京城下。

    中间没有任何险关阻隔,开封附近更是一马平川。

    正适合梁山大批马军行动。

    可以说东京已经被齐国拿刀架到脖子上了。

    总得有些反应了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大宋最麻烦的地方就是战线开的太多,同时跟五个对手打,手中的精锐兵马严重不足。

    尤其是东京河北两地的禁军在和梁山的交手之中损失惨重。

    现在很难再抽出兵力,大规模的征伐山东。

    除非调集西军。

    朝堂上,众臣清一色的装死。

    赵佶怒道:“应天府都失陷了,众卿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吗?”

    宿元景看朝中大臣都不愿意出来,于是便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到是有个主意,只是不知能不能行。”

    赵佶一看,这种紧要关头,还是得看宿元景这些真正有本事的大臣。

    “宿爱卿快快讲来。”

    宿元景道:“陛下,常言道:‘攘外必先安内!’要想对付外敌,还是得先解决我们内部的问题。

    以臣之见,不如与西夏修书议和,暂且罢兵。

    调动西军精锐,四处平叛。

    待到内乱夷平,再处理西夏也不迟。

    西贼最近几年与西军交战,类遭败绩。

    也需要一段时间休养生息,应该不会拒绝。”

    赵佶思虑了一番,这好像是唯一的办法了。

    “好,准奏。只是调动哪路兵马,选何人为将,爱卿可有腹策?”

    宿元景道:“回禀陛下,熙河路经略刘法,带兵有方,谋略高深。开疆扩土,屡建奇功。

    可以其为帅,领熙河路兵马三万。

    再有环庆路兵马副总管姚古,名将之后,武艺高强。

    可领环庆路兵马两万为副帅。”

    赵佶问道:“只凭这五万人,如何讨伐梁山。”

    先前童贯和高俅各自带领十余万人征讨,都弄得灰头土脸,大败而归。

    如今只命刘法带领五万人出战,赵佶觉得有些少了。

    宿元景道:“陛下,这五万人并不是攻打梁山的。”

    赵佶却有些疑惑,我让你出主意怎么对付梁山,你给我拐弯抹角的干什么。

    宿元经没有让赵佶等候太久。

    “所谓征战,其本质是两国国力的比拼。

    比的是兵马,人口,钱粮,后勤。

    我大宋富庶,首屈一指。

    不管是梁山还是西贼,只要我大宋能够正常收到赋税。

    要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。

    陆阳占据山东,虎视中原。

    固然该灭。

    但梁山现在锋芒正锐,强行挫其锐气,只怕会损伤过重,得不偿失。

    以臣之见,当先诛王庆,收复荆湖。

    再灭方腊,畅通漕运。

    两面夹击,困死田虎。

    最后再以举国之力,泰山压顶之势,绞杀陆阳。

    方为上策。”

    宿元景的计策老成持重。

    首先考虑的不是怎么赢,而是如何保证后路。

    让自己就算败了也不至于一败到底。

    王庆占据的房州等地就像是一把刀子,死死的堵住了大宋朝廷的退路。

    淮西军现在已经占据了房州、均州、襄阳府、光化军、邓州、归州和夔州。

    再进一步便要攻打西京洛阳。

    宿元景考虑过梁山的战力,他已经提前做好了朝廷打不赢梁山而被迫迁都的打算。

    毕竟东京城周围一马平川,交通便利,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路,都无甚险阻。

    太平时节是货物的最佳集散地,经济极其繁华。

    一到战乱的时候,敌人的大军来去也十分方便。

    在战争时期,东京是不适合作为都城的。

 
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
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