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4章 长安印象 (第1/2页)
“孙叔腿麻了您小心,注意点脚下。”李文赶紧上前抓住孙馆长的胳膊。 “还是脚踏实地的舒服啊!好些年没有来省里了,这一路实在是腰酸背痛腿抽筋。以前年轻的时候在部队当文书,上车就睡觉,雷打不动;现在不行了,老咯,以后还是待在县城吧。”下车后孙馆长拍着大腿叹气道。 “您这才五十岁出头的年纪,正当年,老啥老!抓紧活动一下,咱们赶紧出站。” “小李,孩子晕的不行,我就先走了。记住地址,以后有空来家里做客,叔请你吃饭。”远处车上认识的刘文华背着晕车已经睡着了的儿子,朝着李文摆手。 “行,刘叔您先走,以后有时间去您家做客。”李文笑着回应。 长安市的汽车站修建的还不错,两层小楼还贴的小瓷砖,停车场整体也是水泥铺就的。李文走在停车场,如果不看四周的人群和车辆,就感觉回到了前世县里的车站。 “两位同志去什么地方?”刚出车站,外面趴活的三轮车师傅就骑着三轮车过来问道。 这个年代可没有出租汽车的存在,城市的公共交通有三种方式。第一种是公共电车出行,第二种就是公交车了,第三种就是比较高大上的私人独享三轮车了。 建国以前,城市里活跃的还是那种两轮的人力黄包车,就是电视上出现的那种,靠人力双脚去拉。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,思想的平等,民国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了废除人力黄包车的口号。等到建国以后,人力黄包车逐渐消失在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里。 当然,城市不能没有公共交通。随着人力两轮黄包车的消失,人力三轮车开始蓬勃发展,城市里出现了无数的三轮车夫。 这时候又有人提出了,人力三轮车也有歧视,但是最后国家出面做了解释。三轮车大家都是坐着的,身份平等,而且社会的分工不同,都是凭劳动挣钱,坐车的人也按约付费了,这是平等的。一直到21世纪初,很多城镇还在使用人力三轮车趴活,充当公共交通。 “同志,我们两个人去省作家协会,多少钱啊?”李文对这三轮车还挺稀奇的,但是也很尊重人家,走上去笑着问道。 六十年代的三轮车夫可不要小瞧啊!人家都是正儿八经的铁饭碗,吃的是公家饭,领工资的。 “你们两个一起的对吧,给五毛钱就行了。”骑三轮车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关中大汉,皮肤晒得黢黑,但是一双牙刷的很白,车子也擦的很干净。 “那行,麻烦您了。”李文拿出五毛钱递了过去。 回头朝车站门口的孙馆长喊道:“孙叔,咱们坐车走吧,已经安排好了。" “小同志您的票,收好了,回去可以报销的。”中年车夫拿出写好的三轮车票递给了李文。李文看了一下,上面写着长安市三轮车管理处,还有日期金额和车夫的姓名。 这个年代三轮车也是正规的单位,都是可以开票的。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