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:灾民袭大兴 (第1/4页)
水灾远比想象中严重,从灾区逃进关中的灾民已经过了二十万人,他们在失去家园以后,本能地向大隋王朝京城大兴城汇聚,仿佛到了大兴城,就有生存下去的希望、就能获得朝廷的赈济。至于有没有吃的、住的,根本不在灾民的考虑之中。 这是国人对“唯一”、“独尊”、“至尊”等存在总有一种莫名的信任、信仰、认同;大兴城既是大隋京城,也是皇帝杨坚执政之所,人们想当然的认为杨坚各方面能力都超强,若非如此,如何解释他能从北周诸多大将、大臣中脱颖而出?如何解释他能结束分裂数百年的乱世?如何解释他把贫困潦倒的大隋天下治理得繁荣昌盛?孰不知杨坚称帝,固然有其自身本领,却也是有天时地利人和!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,在他们看来,既然杨坚是独一无二的九五至尊,必然英明神武,既然他英明神武,必须永远的英明神武。 笼罩在杨坚身上的英明神武,以及种种实实在在的利民政令,蒙蔽了太多人的双眼,只有少数人知道杨坚也会老去、也受到重重掣肘,甚至他的朝廷、军队也会因为无粮而被迫去洛阳就食过,而不是一声令下,就能令天下人莫敢不从的无所不能的神。 所以每当各地发生天灾,便会有大量灾民盲目的背井离乡,前来关中寻求一片乐土。可惜的是既无财产、更无土地的他们来到关中之后,才发现关中、大兴并非是他们想象中的天堂。 关中平原的确气候适宜、河道密布、雨量丰沛、作物生长繁盛,粮食产量极高。 但跟他们没什么关系? 到了关中之后,他们就有了一个流民这个崭新的称呼! 既没有土地、没有房舍,也没有户籍,只能依附在世家门阀周围,遭受最残酷的压榨和剥削。他们付出最努力的劳动,却依旧食不果腹、衣不暖身。 关中拥有的大量流民,就是世家门阀低贱廉价劳力,世家门阀就是靠着他们的辛勤劳作,以极少的活命口粮便能获得大量劳力。 这一次灾民潮,受大灾的遥远的河南十二州籍灾民其实并不多,主要还是以豫州、并州南部为主,他们也在罕见的水灾中失去了家园。 大兴城两县准备的粥棚和帐篷无法满足灾民需求,饥饿的灾民们开始向城内冲击,尽管朝廷原意是将灾民留在城外,但灾民们还是突破士兵的阻拦,涌进了大兴城。 大兴城内的秩序为之大乱,紧靠明东下门延兴门的新昌坊、宣平坊、升道坊、升平坊爆发了打砸抢事件,饥饿的饥民砸开粮铺、菜店,哄抢粮食和一切可以吃的食物,数十名店铺佣人和饥民在哄抢中被踩踏致死;此外,灾民们向新昌坊青龙寺、升道坊龙华尼寺求助时,两大寺庙紧闭寺门,不许任何一名“信徒”踏入,许多信徒眼见“佛祖”也不愿帮忙,在饿极之下终于有了冲击“神圣”所在的两大寺庙,结果又被名为武僧实为泼皮无赖的护院打死了几十个。 紧接着,声势浩大的灾民向东市进发,这时,驻扎在皇城内数万名十二卫府士兵奉命前去压制灾民的暴乱。 全城各坊门紧急关闭,十几万灾民和军队在“延兴门—延平门横街”爆发了冲突,士兵用盾牌顶着灾民,然后用棍打、用鞭抽,甚至对那些特别凶残的灾民刀砍矛捅,血腥的镇压手无寸铁的灾民,牢牢的将灾民压制在新昌坊、宣平坊、升道坊、升平坊的纵横街道之上,以免他们冲击其他地方。 横七竖八的各条街道到处是四散奔逃的灾民,他们惊恐万分、哭声震天,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在墙边哀哀哭泣、白发苍苍的老人跪在士兵面前苦苦哀求,东部四坊混乱不堪。 中华殿外,数百名京官在门口焦虑的等待皇帝决策,在殿内,杨坚正和杨广、杨集、杨雄、杨素、苏威、薛胄、牛弘、韦冲、萧玚、李圆通、崔仲方、宇文恺等一班重臣紧急的商量赈灾事宜。 “诸位,涌入京城的灾民已经发生严重骚乱。朕已下旨军队戒严、威慑,并决定先把他们安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