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87 (第1/2页)
下陈尚书,招手让王鉴把他带回家的公文都取出来。 他从里头翻出一叠纸稿。 “各州总数我都抄了,还有具体存粮的种类和数额。” 裴月明坐直,接过那叠纸稿。 萧迟说:“账目核对葛贤他们还在做,但应该不会有多少出入。” 归档的账目肯定是平,秋收后的核查才过了一个月,两道也没什么天灾**,各州储粮量不会出现什么大变化。 萧迟抄下来这个和最后结果也差不了什么,商量各州调征的具体数目,在这基础上就可以进行了。 “我们先草拟一个大致比例,而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整确定?” 萧迟同意,他想的也是这样。 他吩咐王鉴:“赶紧的,把舅舅送来的册子都搬过来。” …… 夜阑人静,窗外簌簌雪声,楠木立杆绢灯内的台烛挑得明亮,两张楠木嵌瓷方案拼成一张大桌,萧迟和裴月明正盘腿坐在桌旁的炕上。 “安州,地阔平坦,又有盘水穿行而过,素来富饶农获甚丰,今年也没有干旱和发水,收成应和旧年持平的。” 萧迟低低的说话声。 他手里拿着一卷册子,是安州地理志,段至诚一并送过来的。 淮南道文风甚盛,山南东道人口稠密,两地历年考出不少进士进入官场,永城伯府门下自然也有。这些官员对家乡了解自不用说的,对州长官也是认识的,无他,能中举的都研究过刺史偏好饮过鹿鸣宴,中进士后回乡祭祖更肯定会登门拜访。 这些年下来,当年的刺史有的换人,但也有还在的,又或许平调到其他州的。 永城伯府树大根深,抓紧去办,即便时间紧,也能了解不少两道州府刺史的为人性情。 再去吏部调了刺史们的履历,加上裴月明早上命人去崇文馆取的诸州地理志,评估分析的基础凑出来了。 安州现任刺史吴槐,裴月明翻开履历:“这人是建安七年的进士,布衣出身,留京三年后外放淮南道,最初是扶昌县令,一任三年考评皆优,右迁下州宾州刺史,连了两任,再擢掌上州安州,现在是第二任,考评一直都是优。” 平民出身不满四十,这仕途非常顺遂了,裴月明再翻开自己特地做了书签的纸稿,这是认识吴槐的官员口述的评语印象。 “哦,这吴槐中进士当年得座师赏识,许嫁了女儿,不过这吴槐风评不错,赵氏多年无子他也未曾纳妾,一心相待,三旬过半,也就是前年,才终得一子。” 萧迟说:“这吴槐是个谨慎的。” 裴月明赞同,长情不长情,好色不好色,这个说不好,但谨慎性格是能确定的。行走官场除了能力,关系也非常重要,这样的态度,换了她是岳家也很满意,自然是要一心提拔的。 “那么说来,安州储粮很可能比上报的数目要富余一些了。” 裴月明细细翻看有关吴槐评述,又重新看了一遍他的履历:“……咦?你看!” “建安十八年,吴槐时任宾州刺史,当年宾州遇蝗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