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是冠军_第一零二章 创造历史吗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!随时会关闭!请到→→→点击这里

   第一零二章 创造历史吗 (第1/5页)

    那天晚上长沙各地酒吧、小饭馆、大排挡都几乎是通宵营业,因为中国队3:0完胜韩国,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赢得酣畅淋漓,赢得扬眉吐气。

    赛后,有一个进球,两个助攻的杨攀当选了最佳球员。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,他特别强调:“这场胜利是我们国奥队全体献给张俊的,希望他在欧洲战胜伤病,早日回到我们中间来。”

    几乎没有一个记者会想到杨攀会这样说,在这一个胜利的夜晚去提一个足协都不愿意提及的名字。尽管事后不少媒体都说这是身为张俊好友的杨攀鼓励张俊的话,但是李延却认为这是杨攀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足协的不满。

    其实比赛中还有一件事对大家刺激挺深的。两幅巨大的*画像一直在中国球迷方阵中,默默地看完了整场比赛,但是在比赛接近尾声的时候,却有球迷赶制了两条标语挂在了画像两侧。左边是“罗文强下课!”,右边则是出乎意料的“毛主席保佑张俊!”

    当时两条标语挂出来的时候,全场球迷掌声如雷,以至于有些记者和球员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。因为当时球刚刚出界,并没有任何值得如此欢呼的地方。

    但杨攀注意到了,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。所以杨攀赛后专门带着球队到那面画像下去鞠躬致以谢意,为这些耿直可爱的球迷。

    可惜cctv5的领导们怕开罪了足协,上头问下来不好办,于是始终也没有给那片看台一个镜头,看电视的观众自然无法了解为何当时莫名其妙地响起那么大的掌声,也错过了这场比赛看台上最精彩的一个地方。

    但是亲临现场的罗文强可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了,尽管他脸上强装笑颜,但心里却是感到有些愤怒:输球你们要骂,现在赢球你们也要骂!你们到底想要干什么?你们这些什么都不懂的球迷!

    而他身边的陈炜虽然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,但内心却欢喜得很。他终于知道了罗文强在中国球迷心中的地位了,不管球队成绩如何,罗文强一定会被骂上几句的。这样的话,国奥打得好,只要我频频露面,那么球迷对我的印象一定不错,只要我有意地区别于罗文强这个大外行,那么日后罗文强调离,我必然是顺理成章的最佳接班人。哈哈,得民心者得天下,罗文强你怎么就不明白呢?现在连国家总理都搞亲民政策,何况是足协呢?

    ※※※

    抛开那些官场斗争的龌龊事不管,五月一日在长沙的完胜无疑是让无数中国球迷觉得最痛快的,比在武汉9:1狂胜马来西亚还让人振奋。

    而这场比赛表现出色的杨攀和李永乐,也因为他们之间熟识的关系,被中国媒体称为“中场的两颗钻石”,杨攀早已成名,不必多提。

    李永乐则不一样,他以一个大学生球员的身份成为中国国奥队的主力中场,乃至核心,这故事更具传奇性。许多记者再次扑向洛阳和北京,挖掘有关他的一切。神通广大的记者甚至连他初中打架的经历都抖露了出来。

    他初中的班主任满脸自豪地在某报上说:“他就是打架都展现出异于常人的素质,这孩子不管做什么都很刻苦认真,所以我初中就看出他将来必有一番作为!”

    白宏飞倒是很实事求是:“他在队里是很特殊的一个队员,别人都在放松的时候,他却一个人在球场上加练。我曾劝过他,但他说他的目标就是职业球员……他很努力,现在努力终于有了回报,我很为他高兴。”

    因为李延的建议,早有准备,于是在报道李永乐的时候再次抢得先机,在别人还在四处奔波采访时,他们已经推出了李永乐的专辑——“平民英雄”。

    “……他不是一个喜欢惹人瞩目的人,很多时候,他只喜欢和足球在一起,除了特别熟识的朋友,他并不擅长交际。在很多人眼里他就是这样一个怪人。但是他身边的朋友:张俊和杨攀都认为他是一个对足球极其认真极其热情的人,一个好对手,也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好队友。他在面对我们记者的时候,言语虽还有些木讷,但是他的热情和执着仍然可以通过稍显木讷的言谈举止中透露出来。他还在北京r大上大学的时候,就与我们的记者成为了好朋友,那个时候除了对足球异乎常人的执着追求外,他和任何一个大学生一样,单纯。如今,他成为了国奥队的中场核心,风头不输杨攀,他也仍然是原来那个样子,只想着足球,如果你和他聊天,不说足球那么八成要冷场。也有人因此说他是一个无趣的人,但记者知道那是因为他们对他不了解。他从不泡吧,赚了钱也不知道该怎么花,都存在银行里,不逛街,对女朋友这一类的话题也没什么兴趣。他的球风却正如他的这种性格一样,简单明了,实用高效,绝不拖泥带水,把国奥队的中场梳理得井井有条,让一直受人诟病的中国队的中场有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。邱素辉在评价这个被自己亲手召入国奥的
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
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